会上,各市(区)侨联分别作大会交流发言,汇报贯彻落实全省基层侨联建设推进会精神情况、2021年度基层侨联组织建设项目完成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靖江市侨联重点探索发展园区侨务工作,依托省侨联“新侨创新创业基地”——靖江市城北园区建立“为侨服务工作站”,并结合党建业务考核,将侨务工作纳入对基层党委的统战考核科目。泰兴市侨联指导帮助宣堡镇成立了泰州市首个基层“侨胞之家”——泰兴市宣堡镇“侨胞之家”。兴化市侨联重视加强对街道、社区人员的侨务业务工作培训,积极筹建昭阳街道侨联组织。海陵区侨联积极探索基层侨联组织建设新模式,试点建设莲花社区侨联工作站,着力打造社区为侨服务品牌。高港区侨联按时保质建立了我市首家镇侨联组织——泰州市永安洲镇侨界联合会。姜堰区侨联先行先试,最早成立我市首家社区侨联组织——福田社区侨界联合会,在溱潼古镇建立“侨胞之家”,挂牌成立泰州首个“侨商之家”。高新区侨联积极助力“两高融合”,围绕医药园区新侨创新创业基地的试点建设,着力探索服务新侨的有效机制。

吉江平在听取各市(区)侨联经验交流后,对各市(区)的基层侨联建设予以综合点评,充分肯定各单位针对自身特点,因地制宜、主动作为、想方设法、各具特色、富有成效,全市各级侨联在高校、镇街、社区侨联组织,社区、园区侨联阵地,乡镇“侨胞之家”等多个领域实现了“零突破”,全市基层侨联建设呈现出“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之势。
吉江平表示,今年以来,泰州市基层侨联组织和基层阵地建设从无到有,实现零突破,实属不易。在工作推进中有五点感受和体会:一是领导重视和大力支持是我们做好侨联工作的重要保证。要切实加强请示汇报,积极争取市委分管领导和党委政府的鼎力支持。二是调查研究和摸清侨情是我们做好侨联工作的坚实基础。要深入走访调研,准确摸清全市基层侨联建设的现状,为开展侨联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三是明确思路和高点谋划是我们做好侨联工作的具体抓手。要着眼理清思路,全面谋划各级侨联建设工作规划。四是积极探索和有力推进是我们做好侨联工作的关键环节。要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强度,积极探索试点基层侨联组织建设的模式、方法和路子。五是多向发力和提升服务是我们做好侨联工作的内在要求。要多向发力建设阵地,不断提升为侨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吉江平指出,我市基层侨联建设虽有进步,但基层建设基础相对薄弱,和苏南地区、苏中其他地区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必须在扩大基层侨联组织覆盖面和提升已有基层侨联组织活跃度等方面狠下功夫。
对下一步全市基层侨联建设工作,吉江平强调:一要认识好、把握好基层侨联组织建设的重要性。要深刻理解把握中国侨联、省侨联关于基层侨联建设的要求,认识不足和差距,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二要贯彻好、落实好省地两级侨联推进会的精神。要及时向分管侨联工作的党委政府领导全面汇报江苏省、泰州市召开的基层侨联建设推进会精神和要求,争取支持,并做好相关工作。三要推进好、完成好今年既定的目标任务。要对照年初制定的基层侨联建设工作目标,查漏补缺、拓宽思路,主动对接、破解难题,力争能够在年底前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为今年的全市基层侨联建设任务划上圆满的句号。四要谋划好、统筹好明年和今后的工作思路。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应变、形式多样,在有条件的地区筹备成立侨联组织,不具备条件的地区成立侨联工作站或建立“侨胞之家”,做到“应建尽建、应建快建”,实现全覆盖。五要组织好、开展好侨界群众活动。要学会借力打力,与党建、统战、侨办,以及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一起,共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侨界群众“组织起来,活跃起来、行动起来、贡献起来”,确保“建成一家、建强一家、建活一家”。六要打造好、宣传好“泰为侨”特色服务品牌。要围绕“泰为侨”品牌建设,广泛开展活动,丰富服务内涵,形成为侨服务工作特色,拓展为侨服务工作领域、提升为侨服务工作能力。
会上,吉江平还就省侨联侨情数据库系统的侨情数据报送工作作了进一步动员部署,对泰州市“数据侨联”建设工作规划作了简要介绍。她强调,侨情数据是侨联工作的基础,侨情数据统计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要切实重视侨情数据的收集、整理、积淀和报送。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到福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现场观摩,学习借鉴基层侨联组织和阵地建设经验和做法。通过观看展板、现场解说、实地考察,大家对基层侨联组织的机制、架构、功能等有了更明晰的认识,参加会议的街道、乡镇、社区负责人纷纷表示对建立基层侨联组织明确了思路、增强了信心。

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刚获批的江苏省新侨创新创业基地、泰州地区首家“侨商之家”——姜堰跨境电商产业园。